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声丨一线教师可以不值“班”但要守好“责”

2025-07-10 18:13:00

日前,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发布《关于减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措施》,其中第六个方面明确提出“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及平时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值班”。这一规定引发社会热议,有人表示“不仅寒暑假要值班,平时工作日也要轮值”,也有人调侃,“安排教师寒暑假值班,是害怕操场被切分了,还是担心教学楼被挪走了”?网友的直言有对“为值而值”的无奈宣泄,也有抵触寒暑假值班的情绪表达。

实事求是而言,如果单单是值班值守意义上的“值”,对于一线教师确实是看得见的带有形式主义倾向的负担。假期放假后,学校按下暂停键,大部分学校把看护学校的责任交给了学校保安和物业公司等。此期间虽然还会有家长和社会各界咨询了解有关事宜,但通过便捷通信工具也完全可以沟通。同时,从学校假期管理和维护改造以及招生等角度考虑,所谓的值班由学校管理人员和班子成员值班完全可以胜任。此时如果简单要求一线教师到学校值班值守,除了报告“教学楼还在”“寝室还在”等轻喜剧之外,实则并无多大意义。

不管是从减轻教师额外负担角度,还是从祛除学校管理形式主义、让教师科学放松调整休息,为新学期教书育人打好基础等角度,不安排一线教师值班值守确实彰显出学校管理的理性态度和对一线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精准把握,也更体现了一种对教师职业特点和从教权益的尊重,以及对一线教师充满温情和人性的假日关爱呵护。

一线教师不参与值班值守是好事,也是一线教师假期管理的理性回归。但不参与值班值守并不代表在假期可以放下一切与学校管理、与教书育人相关的责任使命,也不代表就可以陷入“真空”和“放羊状态”。即便暑假不参与学校值班值守,一线教师内心之“责”还是要秉持坚守须臾不可泯失的。其中包括假期育人引导之责、假期充电提升之责、假期放松“守度”之责、社会行为弘道示范之责等等。

从育人角度而言,暑期放假不等于对学生 “放羊”。学生从有规律学校学习生活走向居家生活,成长环境、熏陶氛围、外界辐射、亲情影响都统统发生变化,一个多月时间如果学校和教师全部“大撒把”,对学生成长不管不问,对学生假期生活和表现不引不导,对家庭假期育人不了解不沟通,学生很容易陷入一种与学校、班级教育、与教师教书育人割裂状态,特别是在暑期天气酷热,家长疏于管理和亲情溺爱高于学校育人理性、不健康社会文化和行为影响上升情形下,学校和教师监管育人松懈,极易导致“1+1=0”(一个学期抵消一个假期)的尴尬与畸形的状况。因此,虽然暑期放假,但一线教师育人的责任丝毫不能松懈。期间,一线教师更应该秉持育人责任,积极通过家访、远程连线沟通、云上远程辅导、疑难问题纾解、家庭育人引导等方式,实现节日虽放假,育人不停歇,把育人的温情、责任、使命时刻拿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也是对教书育人责任的秉持和坚守。

从教师自我要求、自我提升角度而言,放假更不能是“自我放羊”。暑期有别于平常,即便是平时自我要求严谨的教师,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跟进,难免在无压力无约束的放松和休闲氛围下,出现无所事事“空白”状态。一旦成为生活习惯,很容易出现 “暑期综合征”现象。同时,假期除了“放”意义,更是“提”的空间和机会。平时因为工作生活忙碌,想看的书没有看,想探究的问题没有思考,想提升一些素养没有机会……利用一切机会提升从教素养和个人素质,也是胜任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前提和根本。因此,取消假日值班值守后,一线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把假日时间科学理性利用好,把这段时光过程提升个人素养能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迎接新学期教书育人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前提。

广大教师完全可以采取读一本书,探究一项课题,思索一个教书育人难解的问题,进行一次专题家访,开展一次有目的的远程涉足和旅游,展览一次 博物馆,反思总结一下上学期的得与失,设计一下未来的发展,和学生搞一次远程互动……这些都是提升、涵养、丰盈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暑期放假,教师可以有更多空闲时间参加社会活动、亲友聚会,以及接近社会万象体验多彩人生的机会。此时,一线教师更应该牢记自己的“为师之表”,时刻以教育家精神对道德情操、弘道追求要求和师德师风要求为“底线”和“红线”。自觉拒绝过度饮酒、打牌赌博、出入娱乐场所等行为,坚决杜绝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用自身行为诠释“行为世范”的从业追求和从业底线。同时,为人师者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书育人角度,在社会文明建设、人文环境创设、社会公共活动参与、乡村振兴进步等方面,更具公共角色和人文进步代言身份,一线教师在暑假期间不仅要行为有度,更要扛起公共责任,比如参与到社会防诈防溺水宣传、参加社会公共讲座活动、举办社区家庭教育讲座、社会小知识科普等,这种行为也是每位一线教师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履行公共责任、奉献公共价值、助力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之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许朝军)

来源: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