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鲤城5个小区完成改造!终于“有水”了!

2025-07-16 10:15:00

消防基础设施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也是提升物业管理效能的关键环节。今年来,鲤中街道针对辖区住宅小区消防管网老化、无水可用的普遍困境,多措并举、联动多方,全力破解这一安全顽疾。

走进鲤中街道东门社区的铭湖花苑小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消防设施改造收尾工作和调试工作。这个建成于2002年的小区,曾因消防管道和消防栓头老化破损,导致消防设施长期处于瘫痪状态。随着改造完成,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此次改造中,我们采用明管敷设,沿着楼栋新铺设了约400米消防管道,为水泵房新增了2台加压泵,确保‘一用一备’。”施工方负责人林远博告诉记者,他们还重新更换所有消防栓头,并为每层楼增设消防水袋,“目前各环节已进入调试阶段,待调试完成后即可交付物业投入使用。”

铭湖花苑小区消防设施的成功改造,是鲤中街道全面深化小区消防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今年来,鲤中街道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深入辖区76个小区走访摸排,梳理形成“一小区一纪要”精准台账,并向13个小区发出“消防设施整改提醒函”,督促业委会切实扛起主体责任。

为打破资金短缺这一“拦路虎”,街道突破传统模式,探索“公维金兜底+社会资本补充+居民参与共治”创新路径。“我们一方面积极引入国企力量,联动开展挂钩帮扶,另一方面通过泉州通淮关岳庙、承天寺和元妙观,积极对接慈善组织,调动更多资源参与社区‘微治理’。”鲤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在多方合力下,目前已筹集投入约160万元用于小区消防改造。

针对部分暂无条件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小区,街道不仅为小区每层楼配备2个灭火器,还依托微型消防站、消防中队、内沟河及210个市政消防栓资源,创新布局应急供水点。同时,在状元街、后城、下西街三大核心区域部署3辆微型消防车,构建起覆盖全域的“5分钟应急供水圈”,确保火情初起时水源充足。

截至目前,街道已有5个小区启动并完成消防基础设施改造。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深入各小区一线,确保已整改的小区消防设施可用、能用。同时,将因地制宜采取配置消防软管卷盘、增配灭火器等措施,全方位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并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来源:鲤城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