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西安大雁塔介绍(西安大雁塔: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2024-10-31 08:35:29

大雁塔位于西安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大唐不夜城这个位置。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为了纪念他的母亲长孙皇后建了座寺庙,名“慈恩寺”。玄奘法师是慈恩寺的首任主持。

玄奘法师,原名陈祎,洛阳人,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游历大唐,遍访名师,学习各种经论。有感于各家各派众说纷纭,决心西行求取真经。但朝廷不批准他的取经计划。贞观三年,他偷渡出长安,经甘肃、新疆和中亚各国,辗转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习佛经。顺便又游历了印度的东、南、西、北部数十个国家。《西游记》中的唐玄奘,有四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和诸天神佛的庇护。但历史上的玄奘既没有通关文牒,更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他一路上躲躲藏藏,历经九死一生,遭遇千劫百难,走过戈壁,越过沙漠,翻过帕米尔雪峰,路过无数的峻岭险滩……

据史书记载,玄奘西行,往返17年,旅程五万里,带回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贞观十九年,玄奘回到长安,出任慈恩寺主持。此后的二十年间,玄奘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为了更好地保存供奉这些经像、舍利,玄奘法师奏请唐高宗李显准许,公元652年在慈恩寺内修建了一座塔,叫作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塔。

大雁塔是一座七层楼阁式砖塔,高64米,方形角锥状,青砖砌成。塔底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刻有精美的佛像。南门两侧各镶嵌了一块石碑,碑的主要内容是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之伟业。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另一块是《述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高宗李治所撰。这两块碑由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这两块碑空灵飞动、跌宕有致、变化多姿、遒媚飘逸,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大雁塔内有陡峭的木梯,木梯盘旋而上,每一层的四面都有拱形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上,有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大雁塔都是它的最高建筑。“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杜甫用一句诗,气势磅礴地描绘了大雁塔的雄伟壮观。站在大雁塔的楼阁门洞边,俯视下方,一条笔直的中轴线,让人想起那句“长安回望绣成堆”。

大雁塔的“镇塔之宝”是一尊铜质鎏金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在二层塔室内,系明初珍贵方物。大雁塔四层的塔室内供奉着两片长约四十厘米,宽约七厘米的贝叶经(贝叶经是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被称为“佛教熊猫”),上面密密麻麻刻写着梵文。据说如今全世界能认识这些文字的学者不足十人。有关部门曾对大雁塔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探测出大雁塔地下有空洞。专家认为空洞是大雁塔的地宫,地宫里极有可能藏着玄奘法师当年带回的佛教珍宝。这就有待未来的发掘了。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四方阁楼式砖塔。它见证了西安城1600多年的吵闹纷争,依然静默地屹立在大慈恩寺内。1988年,西安把它拓在了自己的市徽上。

大雁塔后方还有座玄奘三藏院,内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子和铜质坐像,殿内还有巨幅壁画,介绍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非常值得瞻仰。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

大慈恩寺开放时间:夏8:30-18:00,冬9:00-17:30

门票:30元;进大雁塔还需再购票,票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