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界|以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
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能够有效汇聚创新要素资源,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是一个区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河北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就要立足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是优化创新生态的重要着力点。要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不断完善各类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的惠企政策,实现科技政策精准匹配、信息即时推送、资金直达快享。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动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等。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增长长效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高的企业,在用地、用能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统筹用好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
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成果产出机制,实现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统筹衔接的有力保障。要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提升技术转移机构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作用,积极培育懂科技、懂市场、懂产业、懂资本、懂管理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积极打造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科研供需双方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大力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组成创新联合体,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融通创新。积极培育创新文化,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浓厚社会氛围,使追求科技创新蔚然成风。
构建内外开放的创新生态。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塑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也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重要内容。要强化省内科技创新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在省内各地区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共建科技园区等,推动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与共用共享。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大力推进“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创新联盟加强合作对接,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转化产业化。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发挥河北科技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引导优势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进行跨境研发,持续深化科技领域国际交流。
(杨帆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委党校)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