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州金坛:带领群众从地里找“黄金”

2025-07-06 11:12:00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7月1日晌午,日头正盛,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严清华蹲在水田旁察看水稻长势,黝黑的脸上挂满汗珠。

眼下,正值黄金村软米种植基地的水稻分蘖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期。

这位72岁的老支书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心里最牵挂的始终是面前的这片土地。跟26年前他刚回村时相比,这里的光景已大不同: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宜机作业……

变化的根本在于“支书党员带头干,群众村民跟着上”。在严清华回村前的1988年至1998年,十年里黄金村换了8任村书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都比较紧张。曾在延安当兵8年的严清华回村就立下“军令状”:一年内要让村子大变样。

当时的黄金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要致富先修路,严清华决定先修路。

进出村的道路长5.4公里,筑路需要沙土7万立方米,严清华把挑土任务分配到每家每户,老百姓挑一方土,党员干部要挑两方,仅一个月,这项任务就完成了。2000年,道路通车,成为日后黄金村农副产品“出村进城”的“黄金大道”。

修桥筑路、整治土地、村务公开……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涣散的人心逐渐聚拢。

严清华又结合村情带领村民开展起特色种养殖。在此过程中,他会给贫困户分一些幼苗或树种,有了收成之后再回报。随着收入渐长,村民脱贫致富的劲头也足了起来。

作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严清华始终坚持学习和创新。早在2010年,严清华就带领村民在淘宝上开起了网店。慢慢地,全村100户村民全都开了网店,享受到了农村电商的第一波红利。黄金村也成为常州的电商示范村。

严清华(左一)

地处茅山老区的黄金村土地肥沃,村“两委”班子经过讨论,决定流转土地,由村集体直接经营,大力发展黄金软米种植,让大家靠土地生财,集体靠土地增收。黄金村稻米加工基地挂着有机稻米、农地、农机专业三个合作社的牌子。严清华捋顺机制,先后组建团队,三个合作社均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

带领群众干,更要教会大家干。黄金村从2013年起就成为朱林镇农村干部实训基地,2015年成为金坛区农村干部实训基地。从黄金村走出去的严清华的百余名“徒弟”,成为了村干部、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农机手等等。

自1999年回到村里,从村书记到第一书记,严清华把茅山老区的这个“省级贫困村”锻造成了真正的“黄金村”,用“一粒米”致富一个村。2024年,黄金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410万元,集体资产超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万元。

2021年,严清华作为先进个人代表,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实际上,从2013年起,严清华便不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级党委让他担任村第一书记,发挥“传帮带”作用。严清华对“第一”有自己的理解:“学习的第一人、担当的第一人、创新的第一人”。

今年“七一”前夕,严清华收到了一枚沉甸甸的奖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组织上对老党员半个世纪党龄的崇高礼赞。严清华也始终以实际行动恪守为民初心,他办公室的柜子里,整齐码放着数十本、累计300多万字的民情日记,其中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想得要比群众全,干得要比群众早,吃苦要比群众多。”

如今,村里又建起了中天钢铁黄金大农场,按照“全国一流,江苏示范”的定位,努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样板,严清华还被中天钢铁集团任命为“大农场”首任总经理。当种田“老把式”遇上农业“黑科技”,在黄金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全新的乡村振兴故事仍在书写。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