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喝,一直喝到三伏天,身体的反馈一定惊艳到你
入夏就开喝!坚持到三伏天,身体变化太惊喜
闷热的天气刚露头,街边的冷饮店就排起长队,空调房里待久了又总觉得脑袋发沉。其实老祖宗早就留了法子 —— 趁着初夏开始喝对养生水,把身体底子养扎实,三伏天反而能少遭罪。这三款家常养生水,不用复杂配方,坚持喝上一阵子,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了样:不怕暑气、湿气少了,连皮肤都透着清爽劲儿。
姜枣茶:晨起暖胃驱寒的 “小太阳”
一到夏天就忍不住吃冰西瓜、喝冰奶茶,时间长了,寒气全积在脾胃里。早上起床没精神、吹空调就拉肚子、手脚总是冰冰凉凉的人,一定要试试姜枣茶。它就像给脾胃点了把小火炉,专治 “外热内寒” 的毛病。

材料准备:带皮生姜 3 片(别削掉姜皮,温性更平衡)、红枣 6 颗(掰开去核,方便出味)
制作步骤:
- 生姜切成细细的姜丝,红枣撕开露出果肉;
- 直接冷水下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煮 15 分钟;
- 关火焖 10 分钟,倒出来当水喝。记住要在上午 10 点前喝完,这时候阳气上升,喝下去效果最好。怕辣的话可以加一小块红糖,但千万别放冰糖,冰糖性寒,会抵消姜的温性。
赤豆薏米水:身体里的 “除湿机”
早晨起来头发油得能炒菜、脸肿得像发面馒头、舌头边缘有齿痕?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赤豆薏米水不是直接把湿气 “赶走”,而是通过利水的方式,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湿气自然就少了。

材料挑选有讲究:赤小豆 30 克(细长的赤小豆才是祛湿的,圆胖的红豆可不行)、炒薏米 30 克(生薏米寒凉,一定要用小火炒到微微发黄,有焦香味,这样才温和不伤脾胃)、水 2 升。
做法详解:
- 赤小豆提前泡 2 小时,煮的时候更容易软烂;
- 薏米干锅小火慢慢炒,炒到表面金黄、香气扑鼻,和泡好的赤小豆一起冷水下锅;
-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40 分钟,只喝煮出来的水就行,豆子不好消化,可以不吃。不过要注意,孕妇、经期女性和便秘的人别喝,容易加重不适。
乌梅三豆饮:全家都能喝的 “降火神器”
夏天一到,心火旺得厉害:嘴巴里长溃疡、脸上冒痘痘、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乌梅三豆饮用酸和甜搭配,既能滋阴润燥,又能把身体里的火气降下去。

材料清单:乌梅 3 颗(一定要选药店的熏制乌梅,零食乌梅加了太多糖,没效果)、黑豆 30 克、红豆 30 克、黄豆 30 克
制作过程:
- 黑豆、红豆、黄豆提前泡 1 小时;
- 乌梅去核(核容易上火),和泡好的豆子一起冷水下锅;
-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熬 1 小时。胃酸多的人可以少放一颗乌梅,3 岁以上的孩子也能喝,但别喝太多。

日常养生小提醒:
・别贪凉喝冰水,越喝越渴,常温的温水才最解渴;
・养生水别乱加糖,尤其是赤豆薏米水,加糖反而会加重湿气;
・再忙也要早睡,晚上 11 点前睡觉,比喝再多补汤都管用。
从今天开始,每天换着花样喝这些养生水。不用刻意坚持,就当日常喝水一样,等三伏天真正来临时,你会发现自己走路轻快、胃口变好,连夏日的烦躁都少了许多。这些简单又实用的法子,赶紧收藏起来,动手给自己和家人煮一壶吧!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